这是我第一次听中国作协会员、石柱县作协主席谭岷江的课。我和谭岷江经常接触,三天两头我们都在见面,都在交流沟通,我时常在接受他作为一个作家关于文学的阅读与写作的见解,时常在感受他作为一个兄长对我的关心,也时常在他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的引导下,我参加了许多文学活动,结识了许多大家。但是,认真听他完整地讲述阅读与写作,这还是第一次。 头天晚上,我在民革“党员之家”讲述了“我们怎样阅读”,他在总结发言的时候说,虽然我们没有互相交换过PPT课件,但是我们关于阅读的一些见解有些相似,有几点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表述不一样。今天听了他的讲座,我亦有同感,或许这是我们平时相互影响的结果,或许是因为阅读这个我们共同喜欢的爱好,本身就有大家能感受到的共性。我们时常会为在阅读中找到相似观点的语句而欣欣作乐,也时常会为在交谈中有一个相同的看法说法而喜悦无比,在听别人讲座中听到类似的观点,亦有同乐。 他在讲阅读与写作,但是他讲的又不仅仅是阅读与写作。他读了很多书,尤其是对中国历史有很深的研究,对许多历史故事烂熟于心;他当过多年的记者,接触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见过了许许多多奇异的事情。在讲演中,他把这些历史故事、现实生活中的故事顺手拈来,既生动形象,又十分接地气,让听者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许多人生经验。 他的讲解运用了类比,让我们更容易明白他所讲的道理。他在讲我们对“七不出门八不归”的误解时,说到了他母亲对“一望无涯”的误解。当他听到文盲母亲说“方斗山一望无涯”时,他有些惊奇,母亲啥时候变得有文化了?然而当他听到母亲说一个没有牙齿的老年人也说“一望无涯”时,才知道母亲对于“一望无涯”这个成语的误解。我们绝大多数人对于“七不出门八不归”这个成语的误解,就如母亲对于“一望无涯”这个成语的误解。这样的讲法,让我印象深刻。 照例有有奖问答。关于阅读的问题是,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是在哪一年将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事先我通过统战委员冯中平发了五个图书问题给职工们,当然也就避免了尴尬,1995年。关于统战的问题,我问了一个相当简单的,组织部是党员之家,统战部是哪一类人的家?当然很轻松的找到了答案:党外人士之家。我们每次问阅读的问题,因为我们是读书会,我们每次问统战的问题,是因为我们读书会是“同心论坛”的。前几天有个朋友对我赞赏地说,我们这样做,既把读书活动、统战活动开展了,也把阅读、统战的常识普及了,很不错。得到朋友的赞赏,这对于我这个组织者而言,是欣慰的,也是持续开展好活动的动力之一。 关于演讲主题的三个问题,抢答也很积极,其中一个被“旁听者”、石柱中学校的语文老师谭利霞抢到了,她是非常喜欢学习的党外知识分子,只是因为周三晚上有辅导课、且孩子还小,经常为不能参加而遗憾,此次终于参加到了。 这是第一次关于阅读和写作问题的讲座,走进乡镇街道,这是一次探索。 (图片由县政协委员、县知联会会员汪万英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