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古寺人物之谜
谈到古刹银杏堂,既然是皇家寺院,难免会牵扯到许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下面将对相关人物作一翻叙述。 破山大师:祖籍渝城(今重庆市),俗姓蹇,名栋宇,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出生于竹阳(今四川大竹县)。父名蹇宏(弘),母徐氏。渝州忠定公蹇义后裔。临济宗第三十五世,是开法西南禅宗的领袖人物,对明末清初时期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的佛教禅宗影响甚为卓越。 大师十九岁在本地寺庙削发出家,法名海明,号旭东。1616年出川。1619年来到湖北黄梅的佛教圣地四祖寺、东禅寺参禅,在破头山结庐,清修苦行,阅读大量佛经和高僧著述。自号破山。1622年,他曳杖东游,受法于浙江鄞县, 天童寺高僧 密云禅师 门下,由于他的学识渊博,颇得密云禅师的厚爱。1632年,辞师西归四川。先后在万县的广济寺,梁平的太平寺、万年寺讲经说法,刊刻经书,振兴禅院,终于名声大震。1642年受吏部与兵部之托,入住蟠龙寺(今银杏堂)主持寺务。1649年因朱蓉蕃兵变血洗石柱,相国吕大器邀大师一同前往贵州安龙建南明皇都,大师未随,后于1653年,在梁平县万竹山始建福国寺(今双桂堂)。 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西南禅学研究丛书《破山海明禅师语录》一书大师年谱部份记载:大师自1632年入蜀夔州(今重庆奉节)之万县始,至1653年秋梁山邑(今重庆梁平县)福国寺(今双桂堂)破土动工止,前后共计二十一年时间。其中在石柱的时间有十年,现存于双桂堂四界碑上也刻有“师避乱南宾,逾十稔…”的记录。 根据碑文内容往后推,大师初入石柱应是1641年,年谱中也记载明朝廷吏部尚书牟秉素与四川总制樊一蘅肃简迎师于蟠龙(今银杏堂)恰巧也是该年。唯一不合的是《破山明和尚行状》一文中说的是蟠龙解制在前,肃简迎师蟠龙在后,年谱上确把蟠龙解制置后。年谱只记载了与佛事活动相关的事,并未对大师在石柱期间的其它事情做片言提及,似乎是故意要掩盖一些什么东西。到底是要掩盖什么呢? 翻开大师的语录和诗集,找到《僧兵自感》一诗,全文如下: 削发为僧三九年,将期此世得完全。 谁知趋吉遭涂炭,始信随缘受倒悬。 济众日携解虎锡,从军时荷赶山鞭。 老来不问圣贤节,半学兵书半学禅。 (摘自破山海明禅师语录) 解大师诗之第一句“削发为僧三九年,”,发现大师入住蟠龙寺时,其原因和身份却非同小可,师十九岁削发出家,三九之数按古人算年龄之法为二十七年,十九加二十七等于四十六,大师1597年生人,四十六年后是1643年,年谱记载1641年师由明吏部尚书牟秉素肃简请入蟠龙,1642年蟠龙解制,诗中显现此时的大师其身份是僧兵。 诗中第五、六句“济众日携解虎锡,从军时荷赶山鞭。”这两句更为神秘,虎锡乃兵符,通常情况下,朝庭什么样的人物才能获得拥有兵符的权利,至少是将相类的人物,而银杏堂的方丈却拥有这样的权利,这又是一大谜。 年谱又载1644年由秦良玉差永真上人接入石柱避战乱,大师在《吊永真上人》诗中又写到:“从军识面始为因,避乱重逢拂袖行。”再一次点明了大师当时的身份。这几处的不谋而合,加上银杏堂被人为抹去了的碑文文字,以及康熙年间的西南庙灾事件,使笔者觉得这里面暗藏着一个重大的秘密。 为什么笔者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呢? 其一、作为一个地方寺院来说,选任一个方丈为何要由吏部尚书和川蜀总制肃简恭请?古朝寺院历来归礼部管理,就是皇家寺院也属礼部管制,吏部请僧入寺有点不寻常,还有兵部人员也参与其中,大师入蟠龙时又是僧兵身份。原蟠龙寺方丈永真上人也是僧兵身份,并且还是和尚将军。大师入住蟠龙寺,永真上人又干什么去了,那段时间又逢四川战乱最为严重之时,明、清军队以及李自成、张献忠残部等大混战之时。 其二、自1643年至1653年秋双桂堂动工前这十一年时间里,与大师频繁接触和书信往来的人,大部份是明朝重臣,都是些身上肩负着反清复明重任的将军、官吏。放弃秦良玉暂不说,有兵部尚书王应熊,吕大器,西南兵马总制樊一蘅,吏部尚书牟秉素,总兵李占春,余大海,谭氏三兄弟等,以及其它一些前明朝退到石柱躲避战争的众多知名人士。 《破山大师语录》中大师回函里所涉及的知名人物不计其数,通过语录中的各种诗词稿和回信、以及其它杂文偈语等不难看出,当时的破山法师身份绝不一般,蟠龙寺(银杏堂)内藏的秘密也是高深莫测。因为如果大师仅仅只是一个世外高僧,不可能会广泛接触到这么多的重要人物,当时的石柱也不可能会频繁出现众多的前明朝官府人员。 这里的疑惑就是:大师到底是以什么身份入住的银杏堂?是国师还是其它什么?或者有另一种可能,寺庙内还住有另一个重要人物,而这个人物是能号领所有将士官吏的。 关于庙内是否真住有此人,吏料没有任何记载,只是许多的疑惑都有此倾向,例如:解放后打土豪分田地时一秦姓农户从寺庙内分得一张明代大床,此床共分里外三层,里层为卧室,中层各放有一对椅子和衣柜,外层可供四人饮茶闲聊,整个床足有十二平米,只可惜木床上雕刻的龙图案被毁,否则还能猜出些端详来。 寺内方丈室有一地下甬道直通后山(现已被填平),众多与龙与凤相关的地名,更不可思议的是朱容藩叛明于夔州(今重庆奉节县)私设南明小朝廷后,发重兵攻打石柱,吕相国闻知后又急派三大总兵李、余、谭领兵前往石柱解围,加上石柱宣慰司本身的兵马,双方投入的兵力差不多接近三十万。 石柱到底有什么东西值得如此大动干戈,这场战争有些打得莫名其妙,毫无任何战略目的,如果不是另有原因,在当时战祸不断,南明朝廷剩余势力、清兵、大西军残余势力、叛军、地方武装等混战的特殊时期,双方动用如此强大的兵力相残,那不等于是加速明王朝的灭亡吗?双方的指挥官不可能愚蠢到如此地步。只有一点能解释得通,那就是朱蓉藩想当皇帝,要想达到该目的,首先他得灭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 然而此时的南明皇帝身又在何处呢? 翻开《明史》和彭真泗撰写的《蜀碧》,从中不难看出南明朝廷几乎是一个流亡朝廷,1646年广东肇庆建都称帝以后,先后移住广西桂林、全州、贵州安龙、云南昆明等地,至于永历帝在流亡过程中是否曾到过石柱,又是从何处入的黔,历史虽说无记载,但是从大师的《吊永真上人》诗中那句“丛林炳焕招龙象,法范森严奔水云”中不难看出,这其中是有寓意的,外加上封建王朝等级森严,有关于龙字和龙的图形在民间是严令禁止私用的,而蟠龙寺(今银杏堂)不但寺名有龙,大殿柱头也盘缠两条大龙,石柱的许多地名也用龙字相称,蟠龙山、蟠龙洞、回龙山、龙潭、龙凤寺、七龙寺、正龙寺等。 其次银杏堂古碑上也有一段令人费解的文字记载:有口…广东被孚,教南移登,什结口于山口…成败迭相,乘除未几…… 因碑文损坏严重,年久风化,有些文字难以辩认,所以许多的史因只能是疑问了,例如:广东被孚指的是谁?南明皇帝只有隆武帝一人,难不成真的是他。“教南移登,什结于,”又指的是什么?难不成南明朝庭迁移至蟠龙山银杏堂来了。“成败迭相”所指的又是什么? 再则朱蓉藩为何动重兵攻打石柱,相国吕大器为什么派兵解救石柱,战争只打到一半就不打了,何因让他知此事不可为,随后急入石柱取道走黔,接着永历帝在贵州安龙建都,秦良玉又怎知自己死后石柱必遭朱贼攻打,暗授防御之术与其孙马宣慰呢?这些无数的疑点难合情理。 为了进一步弄清寺庙明末清初那段历史,笔者对大师《语录》中所提及的相关人物做了一翻梳理,想从中找出些证据,没想到越理越神秘,自吏部尚书郎牟秉素、总制樊一蘅肃简迎师于蟠龙寺(今银杏堂)之后的十年间(1643年-1653年),所接触的人物不但权高位重,而且大都是明末清初反清复明战争中的各路将军官吏。下面笔者将这些人物简要排列出来,供各位评判。 永真智先:俗姓于,号:智光,法号永真。浙江昆山人,明朝和尚将军,蟠龙寺(今银杏堂)方丈,石柱白杆兵总教头,统领1500僧兵,手握西南虎锡,后因北上勤王有功,崇祯皇帝赐秦良玉义女范银花为妻,1642年离开银杏堂入住三教寺(又称回龙寺),同赐凡入住三教寺僧人可娶妻生子、喝酒吃肉。 永真上人离开银杏堂后,兵部和吏部肃简迎破山大师于蟠龙寺(今银杏堂),并同步将西南虎锡交予破山大师掌管。 永真上人在石柱期间,为保江山社稷和地方秩序的安定,促进民族大团结耗尽了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从播州平叛到酉阳叛乱,北上勤王、抗清复明、抵御大西军入侵、血战奎门关,手仞钦差大臣邱乘云,勇救其徙巾帼英雄秦良玉一家。上人一生经历战斗不计其数,特别是1649年朱蓉蕃在奉节私立朝廷,起兵数万血洗石柱,永真上人夫妇为埯护南明朝廷和朝廷重臣退守贵州,带领手下僧兵和部份明军从银杏堂边战边退,最后夫妇双双战死于石柱三教寺。战后,秦良玉后人收验永真上人夫妇尸骨,合葬于回龙山上(今秦良玉陵园)并收养了永真上人夫妇一对遗孤。 关于永真上人历史记载很少,大都是一笔带过,破山大师的语录中关于他的情况也只是简要说明了一下。大师在《永真上人像赞》中详绘了其形象: “手握金扇,瓶插桃花,始得渠力,香遍天涯。灵云见而不疑兮,笑倒玄沙。盐官索而有意兮,恼杀渠家。拈此二物而格真兮,知音可佳(嘉兴藏本作“嘉”)。咦。卷舒密密全生杀,开落明明示正邪。” (摘自破山海明禅师语录) 此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永真上人宰杀宦官钦差邱乘云一事。明正德年间,宦官邱乘云奉旨巡视西南,巡查到石柱时公开向石柱安抚司马千乘索贿,马千乘自持功高不理睬,邱乘云便以私开铅锌矿为名,将马千乘逮捕至云阳监狱审理,并将其家人秦良玉逼至到酉阳龚滩,准备让其他人世袭石柱土司一职。恰逢此时,银杏堂方丈永真上人云游归寺路过石柱南宾,按照礼节拜访地方官员,得知此情况,回寺后领僧兵快马追至云阳,逼邱乘云放人,谁知此时马千乘已被害死在云阳监狱,永真上人一怒之下,出示金扇,怒斩邱乘云,接马千乘遗体归石柱。后又接秦良玉归乡。 除此之外,大师还在《吊永真上人》一诗中这样写到: 从军识面始为因,避乱重逢拂袖行。 气岸夙坚超彼岸,归仁远大过能仁。 丛林炳焕招龙象,法范森严奔水云。 吾将鄙句开灵骨,永镇金刚不坏身。 (摘自破山海明禅师语录) 通过大师的文字中,明显地看出民间关于永真上人的传说完全符合,并非虚构的故事,破山大师年普也记录了他入石避乱是秦良玉差永真上人去忠州(今忠县)接入石柱的。 破释诗中含义,破山大师初识永真上人是从军的时候,来石柱避乱是二次重逢,永真上人原本是僧兵将领,而破山大师又是从的什么军呢?这其间暗藏了些什么?又是一大困惑。 诗中写到“丛林炳焕招龙像,法范森严奔水云”此两句有些难解,招龙像指的是什么?民间传说永真上人是受明崇祯皇帝封赏的僧兵将领,诗中暗喻的是不是这事呢?(关于僧兵一说,笔者将在僧兵之谜中详叙,这里只对明末清初活动在石柱的人物作阐述。) 民间流传,永真上人在任蟠龙寺(今银杏堂)方丈期间一直兼任秦良玉的白杆兵总教头,曾随秦良玉播州平乱,三次进京勤王,血战清兵,京都受封等,为明朝廷立下了显赫的战功。现代传奇故事《今古传奇》以及《石柱故事》等杂志也以他的传奇故事为背景编写了许多保明抗清的民间故事。 传奇总归是传奇,需要事实来证明,为此,笔者曾阅读了大量的明史资料,在破山大师年谱中查到“1649年,(清顺治六年,明永历三年。)师五十三岁,崇山马宣慰,请师为祖秦太夫人良玉对灵小参。三教主人常然公,为师永贞(此处应为后人抄录笔误,应是真字)长老请对灵小参。……”此段文字记载为师永真长老到底指的是秦良玉的师傅,还是马宣慰之师呢? 笔者认为应该是秦良玉之师。因为早在播州(今贵州遵义市)平乱之前永真上人已是白杆兵的总教头了,而在平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是秦良玉后带去的五百亲兵。 关于这支队伍史料中记载颇多,《明史》秦良玉传一节中,《石柱厅志》承袭篇中都有记载,而这支部队的前身并不叫白杆兵,而是手持白棒的僧兵,也就是蟠龙寺(银杏堂)的武僧,破山大师从军于永真上人名下时曾在《寄昆山于将军》一词中这样写到:“和尚将军,将军和尚。情有僧俗,理无背向。君之宝刀,我之白棒。杀人打人,当仁不让。”此词证明了原蟠龙寺僧兵所使用的武器乃一根白棒,至于后来又怎样演变成白杆兵,棒头又被装上金属钓头,不用多说道理就不言而明了。僧人是不能杀生的,白棒只是防身驱逐之用,棒头自然不会去安装锐器,而用于战争不杀生的戒律就随之而改变了。 既然永真上人早在平播之前就已经帮助秦良玉训兵了,并随征四海,而词中马宣慰乃秦良玉之孙马万年,征播时马万年的父亲马祥鳞还未生,所以永真上人不可能是马万年的师傅。 至于永真上人这样一位在民间传得神奇的人物,为何史料上又很少有记载,这其中的缘由令人费解,但有一点可以说明,假如当初在西南地区反清复明的僧兵,没有让清政府感到难以应付的话,康熙皇帝就不会制造西南庙灾的惨案了。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 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柱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秦良玉。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长作文章,姿态风度娴静文雅。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杨应龙在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作乱,秦良玉的丈夫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率领三千人随李化龙前往征讨,秦良玉率领五百精兵押运粮草,与副将周国柱扼守邓坎(今贵州凤冈县南)。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应龙军趁李化龙大军在营中大摆筵席发动袭击,秦良玉与丈夫当先将其击败,而后乘胜追击,接连攻破金筑关等七个营寨。而后又协助酉阳各路官军攻取桑木关,大破杨应龙军,秦良玉为南川路战功第一,但杨应龙兵败身死之后,秦良玉却不自报军功。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病死于云阳的监狱。秦良玉于是代领马千乘的职位。 泰昌元年(1620年),后金入侵辽东,朝廷诏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几千人先前往。朝廷赐秦良玉三品官员的服饰,并任命秦邦屏为都司佥书,秦民屏为守备。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包围重镇沈阳,秦邦屏、秦民屏随总兵童仲揆渡浑河与清军血战,秦邦屏战死沙场,秦民屏突围而出。秦良玉于是亲率三千前往直抵榆关(今河北山海关),所经过的地方秋毫无犯。明熹宗下诏给秦良玉加二品官员服饰,并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封秦良玉儿子马祥麟为指挥使。秦良玉上言秦邦屏的死状,请求从优抚恤,兵部尚书张鹤鸣进言浑河血战斩获敌人首级数千,实际上是石柱、酉阳两地土司的功劳,建议朱由校厚待秦良玉家的家人。朱由校于是下令赠秦邦屏都督佥事,子孙世袭,并且与陈策等人一同立祠祭祀,秦民屏官进都司佥书。 同年九月,兵部让秦良玉再回乡征兵二千,秦良玉与秦民屏回乡后,恰逢永宁(今四川叙永县西南) 宣抚使奢崇明在重庆造反,其部将樊龙派遣使者带着金银和丝绸,前来想与秦良玉结盟。秦良玉将使者斩杀,立即发兵率领秦民屏及秦邦屏的儿子秦翼明、秦拱明逆流西上,渡过重庆城,乘敌不备,直达重庆南坪关,断贼归路。秦良玉设伏兵袭击两河,将敌人的船只烧毁。而后秦良玉分兵守忠州,派快马带檄文至夔州,要求当地驻军赶紧防守瞿塘峡上下游地段,击退入侵的贼兵。 秦良玉上表秦民屏的战功,朝廷升秦民屏为参将,秦翼明、秦拱明为守备。 天启二年(1622年),奢崇明包围成都,四川巡抚朱燮元传令秦良玉前去征讨。当时各地的土司都贪图贼寇的贿赂,按兵不动,只有秦良玉击鼓西征。秦良玉率军攻取新都,长驱直奔成都,将奢崇明击败,解了成都之围。 奢崇明败走后,秦良玉率领秦民屏等攻克二郎关、佛图关,收复重庆。朝廷于是授命秦良玉为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并加封为夫人,授马祥麟为宣慰使,秦民屏为副总兵,秦翼明、秦拱明为参将。授官后,秦良玉又收复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等贼军重要据点,奢崇明兵败自杀,秦良玉彻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乱。朝廷因功多次赏赐秦良玉金币。 天启三年(1623年),秦良玉上书说:“我带着秦翼明、秦拱明裹粮出战,先后取得了像红崖墩三战那样的胜利。可是那些离间我们君臣的大将们,他们没见过贼兵的面,却在那里整天挥着胳膊吹嘘,等到和贼兵对垒时,就闻风而逃。那些自己被贼兵打败了的人就担心别人战胜贼兵;自己被贼兵吓住了的人就怕别人胆子比贼兵大。像总兵李维新,他在渡河一战中失败回营,反而拒我于门外,不容我进城相见。以一个六尺身躯的大男子忌妒一个巾帼妇人,他如果夜静时想一想就应当羞死。”,皇帝朱由校于是下诏文武大臣必须以礼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天启四年(1624年),秦民屏随巡抚王三善率军在陆广作战失败,王三善率先逃走。秦民屏在大方大破贼兵,屡战屡胜。退兵时,遭到贼兵袭击,奋战而死,秦民屏两个儿子秦佐明、秦祚明突围而出但也重伤。秦良玉上书请求抚恤,朝廷于是追赠秦民屏为都督同知,并立祠祭祀,两个儿子封参将,秦翼明、秦拱明官至副总兵。 崇祯三年(1630年),清军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进围京都。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诏勤王,并拿出家中的资产充作军饷。皇帝朱由检特意下诏表扬,并于平台召见秦良玉,赏赐秦良玉钱币牲畜酒水等,并赋诗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劳。皇太极退兵后,秦良玉率兵回乡,而秦翼明就在京畿附近驻扎。 崇祯四年(1631年),孙承宗修筑大凌河城,秦翼明领一万人进行保护,修成后率兵回。崇祯七年(1634年),流贼打下河南,朝廷任命秦翼明为总兵官,让他率领军队前去讨伐。次年,总兵邓王己死后,因为他的部下都是四川人,朝廷就下令让秦翼明率领他们,在青崖河、吴家堰、袁家坪连连打败贼兵,扼住了贼兵通往郧西的道路。但秦翼明的性情慌张、胆子不大,部下的将领连连失败,他却不如实向上汇报,因此被免去了都督军衔,贬官二级,继续剿贼,后来他跟从卢象升在谷城追逐贼兵。贼兵逃往均州,秦翼明在清石铺打败了他们。贼兵进入了山地自卫,秦翼明又打败了他们。接着又在界山、三道河、花园沟连连破贼,捉住黑煞神、飞山虎两位贼军将领。贼兵出没在郧阳、襄阳一带,巡抚郧阳的苗胙土派遣使者去招降贼寇时,秦翼明赞成此事,结果上当受骗了,贼兵最终没有投降。秦翼明、苗胙土都受到弹劾。后来贼兵进犯襄阳,翼明连续作战获取战果,屯兵庙滩,用来扼守汉江的浅水处。 只是罗汝才、刘国能却从深水处渡了过去,接着就在蕲春、黄冈一带大肆骚扰。崇祯皇帝于是罢了苗胙土的官,并严厉批评了秦翼明,不久秦翼明又被弹劾,解除了官职。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夔州(今重庆奉节),秦良玉率军赶到,张献忠不战而走。秦良玉率军追击,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打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而后张献忠受朝廷招安降南明。 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再次造反,罗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罗汝才不战而走,秦良玉追至马家寨,大破罗汝才,斩首六百级,秦良玉又率军追击,先后在留马垭、谭家坪北山、仙寺岭大破敌兵,将其首领东山虎斩杀,活捉副塌天,惠登相、王光恩投降,并夺取了罗汝才的帅旗,罗汝才军逐渐走向衰落。 同年,杨嗣昌自请为督师入川剿贼。杨嗣昌主张驱贼入川的战略,调离四川精锐入楚,四川巡抚邵捷春领二万老弱残兵守重庆,所倚重的将领只有张令和秦良玉,但邵捷春不争山夺险,消极防守,让秦良玉在重庆附近三四十里处设防,派遣张令守黄泥洼。秦良玉乃向已经辞官的绵州(今四川绵阳)知州陆逊之感叹,深刻指出这种布防的弊端,以与邵捷春一同战死为耻。不久,邵捷春移营至大昌,监军万元吉也屯兵巫山,与秦良玉相互呼应。 十月,张献忠先后在观音岩、三黄岭大破官军,随后从上马渡过长江进军,秦良玉与张令急率军于竹箘坪阻击,挫败了贼军的前锋。但不久张令战死,秦良玉前去援救没有成功,辗转作战又失败了,部下的三万人几乎全部战死。秦良玉于是单独求见邵捷春,建议调用自己二万溪峒的士兵用来击破贼军,自己愿出一半粮饷,其余一半需要官府支持。但邵捷春与杨嗣昌不合,且仓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所以拒绝了。 秦良玉就只好叹息而归。当时摇天动、黄龙等十三家贼兵在四川横行。有一个叫秦缵勋的人,是秦良玉的族人,给贼兵当了耳目,被捉拿后杀死狱卒逃跑了。良玉抓获了他,把他交给了官府,他的手下也没有一个逃脱。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势给巡抚陈士奇,建议派兵守十三个关隘,但陈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计策,但是却无兵可派。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进犯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救援,但寡不敌众,被击溃。张献忠攻下成都后,秦良玉对部下说:“我兄弟二人都战死沙场,我一个妇人,受国恩二十年。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敢与贼势不两立!”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石砫境,张献忠到处招降四川土司,却不敢来石砫。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 年),远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专程赴石柱,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钱海岳《南明史》为忠州侯)。同时近在西南的永历帝朱由榔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平定川中诸贼。 永历二年,明朝宗室朱荣藩称监国于忠州,派使者征粮于秦良玉,秦良玉不应,朱荣藩遣军攻之,秦良玉求救于李占春,朱荣藩才退走。五月二十日(清顺治五年,1648年7月10日)寿终而死,享年 75 岁。 民间传说秦良玉乃破山大师的徒弟,此处笔者在永真智光一节中已说,该处不再重申。此处重点要说的是秦良玉为何知道,她死之后,石柱必遭贼寇,并事先吩咐其孙在石柱万寿山上筑营扎寨,储备粮草,秦良玉死后,果然如她所料,朱蓉蕃兵变血洗石柱,大肆毁城,杀得石柱军民不足五千,藏身于万寿山中。直到顺治十六年降清才得以下山。 秦良玉料事如此之准,这里面肯定另有原因,难道朱蓉蕃兵变之前曾找个秦良玉,要她背叛朝庭,杀了永历皇帝,拥他为帝,秦良玉不干,朱蓉蕃才在兵变之后,第一战就是血洗石柱。 吕大器:(1586年-1649年)字俨若,号自先,四川遂宁人,南明大将,官至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汀州失守,奔广拥永明王监国掌兵部事,升少傅,尽督西南诸军,从楚入川东界(今重庆市所管辖区)时着僧人打伴进石柱。 朱容藩攻石柱,吕大器派李占春,于大海,谭氏三兄弟讨伐,后不知何因得知此事不可为,仗打到一半便下令停止征讨,领兵离石入黔,1649年于贵州思南病死,同年南明皇帝于贵州安龙建都。 更为神秘的是,作为一国之相,当时的石柱已经是战火纷纷,他完全可以下道命令就行了,为何还要亲自到石柱,难道石柱真藏有比他还厉害的人物,他才不得不亲自前来救驾,他来后又不在石柱过夜,只在银杏堂下院三教寺稍作停留,便取道入黔。停留的时候与破山大师相见,又被大师杖敲三下,这一切似乎都不合乎常理。至于到底何因,又成了历史上的未解之迷。 大师与之交往颇深,所留墨迹也多,这里笔者就摘录一两节供参考: 【寄东川吕相国讳大器】 (摘自破山海明禅师语录) 老僧行径惹人疑,不作将三就两时。桃李也随肝胆露,难兄难弟吐诗。”,又文:《与东川吕居士讳大器》(嘉兴本题作与东川吕相国)“向慕不凡肌骨,而未获一觌面耶。幸弹丸地上相逢,此奇缘也,势不可不斗胆,果符素心,(嘉兴本“果”作“以”)漆桶子快,不然老僧与阁下,只当咫尺天涯矣。(嘉兴本无“只当”二字)承命敞檩张公,坚留三教寺。 (摘自破山海明禅师语录) 再话“兔角杖挑潭底月,龟毛绳缚树头风”。只山中人接欲归,聊具瓢拂,机缘偈语,以悉鄙衷。(嘉兴本“瓢拂”作“偈拂”)附来书:不受棒喝,却也自能解脱,一阵黑风黑雨,原自天郎日晴,只苦一伙盲人,不识此段因缘耳。远承切念,更损珍物,从此拜教多矣。他年天台山上,幸以只手相携也。并呈一偈:万丈潭头横夜月,千重宿雾扫睛天,他年合作三生石,始信因缘不偶然。 王应熊:(?-1646年)明末四川巴县人,字非熊,号春石,万历进士,崇祯六年(1633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南明福王(1645年)改为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孙可望袭破遵义,兵败遁入川东永宁(今重庆市永宁县)山中,1646年卒于贵州,其职后由吕大器接任。 (摘自破山海明禅师语录) 大师至《上王督师讳应熊》书中有些令人深思: 尝闻一言愤事,一人定国,恭维大金汤,多福天子下一人也。虽处危时,恩被泉石,不以好恶二其心,治乱失其节,诚然圣之时者也。幸甚,幸甚。山缁乃沟壑中物,况无片席寸土之宁,鸡需鼠耗之食。蹙蹙所骋,不逾咫尺,望龙车不帝天际耶。奈何,奈何。吾徒破雪,尚叨福庇,归之甚安。面山缁不德,老无结局,瓢竺云山,放身荆刺,屡经狐鼠之乖,魔妖之异,欲赖之无门,脱之无计也。偶作意间,快得张擅越遵义之归。幸呼吸之附,颛徒走恳不忘灵山付嘱,垂只臂以慰悬晴,是祷是荷。 书中所说破雪乃大师的徙弟,破雪亡后大师曾写有吊词: 【吊破雪吾徒】 将谓驴年一祸胎,谁知先我别尘埃。 空摇断舌法堂冷,远送残衣方丈开。 四海传声惊木落,三巴取泪洒吾脐。 颛人特地来相语,愿子灵机永古锥。 (摘自破山海明禅师语录) 另,书中张擅越应指石柱三教寺主人张公。此处笔者不解的是,此时大师还在蟠龙寺任职,其身份也还是僧兵,那时原蟠龙寺的僧兵大都住在三教寺内,大师之徒破雪随军在黔干什么,其中还有张公,难不成蟠龙寺(今银杏堂)永真智光统领的僧兵也在其中吗? 牟秉素:明万历年吏部尚书郎,北京沦陷后又任南明朝廷吏部尚书(详情见《明史》,不解的是此人在明崇祯年北京未被李自成攻破的前几年,北方正处于战火纷飞的紧要关头,一个吏部尚书郎回四川来做什么,还有能征善战的秦良玉都是在朝廷急用人之际被调回蜀。 尽管史料载秦良玉是因回石柱司招兵,后遇蜀地叛乱之事未回成京,但《石柱厅志》承袭志载有这样一段文字,“…适绵州牧陆逊之罢官过渝,捷春使(邵捷春,时任四川巡抚使)按行营垒,至石柱军垒周视,叹服,曰:不图今日见细柳营娘子军,名不虚传也…”此段话点明了当时的石柱的战争防御系统是相当完善的。 然而,笔者对整个石柱进行了一翻实地勘查之后,并未发现有任何有关于战争防御遗址存在,每处隙口通道除了寺庙是最大的建筑物,其它几乎未见。 寺庙的分布也极为奇怪,每隔几公里一座,民间传说每个寺院都有一口大铜钟,声音清脆,敲击声可传十五里远,难不成当时石柱的防御设施是以寺庙为主体的战斗保垒,利用钟声传递战斗信号。 如真是这样,清康熙皇帝制造的西南庙灾,烧庙杀人,血腥涂杀蜀地民众就缘于此因了。以及明末如此之多的大官要员屯集于此就找到了合理的原由了。牟秉素等人肃简迎大师于蟠龙(银杏堂)也自然明了。 (摘自破山海明禅师语录) 笔者将大师(复秉素牟居士)回信全文抄录如下:“金仙氏(佛的称谓)有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个关头,人多忽略,始知今日,又当何如?来谕云:陈蒲鞋,灵隐辈,皆以伎俩却贼,使不入境者,间或偶取一时,非实(嘉兴藏本为“实有”)此伎俩也,若可以却,乌用操戈演武耶?此实是人之迷,甚痴心作业,恶之使然,(嘉兴本无“恶之”二字和本段尾“也”字)的非天地有灾祸人者也。山缁数数经此,只负其物,不负其命。幸窜石柱,得讽教爱,真如隔世忽苏。无奈杖履甚艰,卒难如命,倘鸡足缘熟,自有团话时也。不尽欲言(嘉兴本无“欲言”二字)。” 樊一蘅:(1573-1651)字君带,四川宜宾人,明万历进士,崇祯1630年迁榆林兵备参议,后进按察使,崇恢十二年招左金都吏,十六年起兵部右侍郎,总督川陕要务,南明王时期在川节制兵力约二十万,后病死。 大师与其书信如下: 次我劬樊居士韵示非一禅人 (嘉兴藏本题作“次我劬樊总制韵) 两来此地适奇逢,一棒当头继祖风。行脚尚乖荆棘路,归家应笑野狐踪。忘机喜见窗前鸟,落节愁闻饭后钟。不是老僧多卖弄,长人笔底逞词锋。 因大师《语录》中所牵扯的人物和事件太多,笔者不能一一抄录,在此只对部份作解。另《石柱厅志》中也牵扯许多明末要员,例如,石峰寺(城东南六十里万寿山之西北)净石和尚,本姓名高作霖,江南金坛人,故明贡生,初任定远令,历官至观察使,乱后为僧,流寓于石。石柱像此类流亡之人不知其数,奇怪的是大都寄宿庙内为僧。 银杏堂人物之谜,因牵连太多,不能一一介绍,暂录几个重要人物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