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我们到黄鹤小学的这天,暖阳高照,有个朋友在扣扣空间说:今年的冬天很暖和,三九天还艳阳高照。 我们指的是我、刘建平、秦险峰。民盟盟员刘建平是主讲人,秦险峰也曾是我们同心论坛读书会的主讲人,他现在的角色是记者。 刘建平讲的题目是《探源石柱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刘建平围绕民族文化的几个相关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顶层设计与动态、石柱文化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地落实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刘建平看来,石柱本土文化分为巴文化、土司文化、移民文化、土家文化等四个发展阶段,刘建平着重讲到了马武片区本土诗人秦淮月。乡土教育也是学校的教学任务之一,刘建平对本土文化的研究,对本土文化的讲授,契合了学校的需求。研究本土文化,传承本土文化,是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刘建平也讲了白居易、李白诗词对本土文化的影响,湖广填四川带来的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近年来中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黄鹤小学校门侧的一则固定标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与中央精神高度契合。 这次讲座是我们同心论坛读书会第一次走进学校。我们同心论坛读书会有“五进”,进乡镇、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在学校也偶遇了来检查指导工作的教委主任王顺文。统战知识进入国民教育的体系,不仅仅在历史、政治课本上,像这样宣讲统战知识的活动,也很有必要。 在讲座结束之后,我还代表同心论坛读书会向学校捐赠了一些图书——刘建平先生等撰写的《石柱土家风情暨历史文化》《石柱地理》《诗咏石柱》和《龙河的记忆》有关石柱文化的著作。 秦险峰也是党外人士,新闻中心的工会主席,此次一同来做新闻,或许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曾在去年七月份来同心论坛读书会讲过《巴史概略及巴文化探秘》。应他的要求,我也接受了采访,为推广同心论坛读书会,我总是不遗余力,但我们很少请电视台的记者来报道,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临溪镇的那次。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我说了两句话:同心论坛读书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统战人士搭建展示学有所专能力的平台,帮助统战人士提升说的水平,为统战人士发挥能量服务社会提供舞台;二是为散落在各个单位各个角落的统战人士提供联谊交友的场所,实现组织起来的目的。原本以为成为“挎达嘴儿”的我,说这两句会是小菜一碟,但是反复了三四次都显得不顺畅,还是写出来打印出来,刘建平举在前面,读了两三次才顺了。 这使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说的一段话。我的朋友去年十二月份退休,在退休的座谈会上,他脱稿讲了二十来分钟。他说这是他讲得最好的一次。在我的眼里,他当了多年的乡长书记,是一个会说的人,是一个日白(吹牛)不打稿子的人,但是为了这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的正式发言,他认认真真写了稿子,反复读反复修改,反复修改反复读,最终在退休座谈会上实现了脱稿演讲。他说这是他向他的一个老朋友学的,这个老朋友是他认识的最大的官,副厅级,他们同事时,这个老朋友的每一次发言,都要认真写稿子,反复读,每次发言都是脱稿讲。在别人眼里的每一次精彩亮相,都是他下深功夫、下苦功夫的结果。是的,没有一个人天生会说,会说的人也不是在每一个未经准备的场合都会说。 秦险峰在黄鹤小学还捕捉到了学校重视劳动教育的新闻,他在做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和刘建平去拜访了黄鹤文化人杨光,九十四岁还在写毛笔字,他刚刚用毛笔字誊写的诗词,还看到了他读私塾的教材;我们还驾车去了山河村看了龙泉大堰,这条修建在半山腰的大堰,在大旱之年保当地丰收,同行的驾驶员田老师说,中组部还来这里拍摄了半个月的纪录片。胆战心惊地行走在水渠石沿上,在刘建平的提示下,看到了他命名的“土家圣山”——白虎山。 讲座由黄鹤小学办公室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余美德主持,讲座结束之后,黄鹤小学支部书记、校长秦顺平做了总结。黄鹤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黄鹤小学的没有上课的老师和黄鹤镇政府的部分职工参加了讲座。
(照片由黄鹤小学余美德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