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左)在查看柚子树生长情况 雨过天睛的万朝镇万乐村空气清新,条条水泥路干净整洁,青脆李花开满枝头,枝繁叶茂的柚子树和柠檬树长势旺盛,田间地头孕育着希望。 “近几年来,万乐村以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契机,种植了青脆李500余亩、三红蜜柚1027亩、柠檬600余亩……”3月5日,在该村产业发展基地,万朝镇综治办主任、驻万乐村扶贫干部陈辉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说。 脱贫战场迎难上 一言一行展风采 2018年,在原武警重庆市南岸区消防支队工作了16年的陈辉转业后,被分配到万朝镇政府工作。 翻开陈辉的“从军”履历,可谓光环耀眼。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与支队10多位“战友”接到救援任务后从重庆主城紧急出发、连夜奔袭,于2008年5月13日凌晨到达汶川县的北川中学。 到达目的地后,陈辉与“战友”来不及休息,争分夺秒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在十天时间里,他们利用各种破拆工具,在废墟中抢救出了许多人。救援行动结束后,陈辉荣获个人三等功。 “在北川中学的救援现场,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慰问了我们。那次救援行动让我永生难忘,汶川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勇往直前。”现年40岁,已有16年党龄的陈辉告诉记者。在那之后,他还参加了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的救援工作,多次受到相关部门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万乐村因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多、无村集体经济而被评为贫困村。陈辉到万朝镇参加工作后,被组织选派到万乐村驻村扶贫。 “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组织派我驻村帮扶,是对我的信任,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陈辉铿锵有力地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点一滴显担当 驻村伊始,陈辉和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一道,对村里的各家各户进行深入走访,梳理了村情,摸清了“家底”:当时全村有708户2268人,其中贫困户74户352人。 “办法总比困难多。再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干,问题总会迎刃而解。”练就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军人本色的陈辉,骨子里有一股不怕吃苦、敢于担当的精神。 陈辉深知,建强基层组织必须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有机结合起来,使基层党建成为脱贫攻坚的“助推器”。 “陈主任就是一个实干的人!”万乐村党支部书记谭方同说。 在驻村工作之中,陈辉协助万乐村党支部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面对实际困难,陈辉与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积极谋划,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同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在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持续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三年多来,万乐村已实现整村脱贫,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青脆李、柚子、柠檬等产业全面铺开,一幅产业富民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扶贫帮困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心中有群众,不怕担子重。”陈辉常常这样告诫自己。 家住万乐村双丰组的陆平银老人双目失明,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他的子女因生活需要,又常年在外务工。工作之余,陈辉便时常前往陆平银老人家里嘘寒问暖,给老人送食品,帮助老人劈柴、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散步……在陈辉眼里,陆平银老人就如自己的亲人。 2020年6月14日,是一个星期日。当日凌晨,狂风暴雨袭击万朝镇万乐村。凌晨5点,正在县城家中休息的陈辉接到回村抢险的紧急电话。 陈辉立即披衣起床,与万乐村驻村第一书记秦大文和驻村工作队员陈光盛等人冒着狂风暴雨驱车回到村里。 原来,该村四联组建卡贫困户谭太俸夫妇家的后面是高土坎,因承受不住暴雨冲击,土坎上面一块重达数百公斤的大石头随着急流的雨水滚落下来,将他们家后壁砸出一个大洞,还把厨房的房顶震塌了。 陈辉等人顶着大雨来到谭太俸夫妇家里,和村组干部一起,帮助老人搬运屋内物品,清理屋内的积水和淤泥,又将两位老人安排到其亲戚家居住。 “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们老两口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惊吓之余,谭太俸紧紧抓住陈辉的手,感动得热泪盈眶。 天睛后,陈辉与村组干部找来施工队伍,买来砖块,为谭太俸老人整修房屋、清理屋后水沟淤泥。直至其住房安稳后,才将两位老人接回到家中居住。 三年多来,陈辉用自己的“辛劳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如今的万乐村,村组公路畅通了,自来水进屋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新房修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石柱网 记者 隆太良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