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约定,我们一行4人9月19日上午八点从石柱县城出发,前往利川到来凤沿线探访巴盐古道。凌晨1点多,窗外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哗啦啦下个不停,我不禁担心大雨会不会造成滑坡等地质灾害,对行程有影响,心里打起退堂鼓。七点多,雨还在下,“巴盐古道守望者群”一位叫李方庆的老师提醒,说天公不作美,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罗涌在群里说,先人们背着锅巴盐不会因为大雨而停歇,我们也要风雨无阻,按时出发。
八点准时出发。从石柱三店上高速到冷水下道后直奔湖北利川方向上山,到一十字路口,刘建平喊停车,说从石柱到湖北的第一个考察点“石门坎”到了。窗外细雨纷纷,我兴奋地打开车门,狂风怒号,撑开的雨伞被吹翻转过来,浑身冷得像被泼了一盆凉水,我赶紧套上一件秋衣,撑伞顶住狂风,人几乎站立不稳,浑身被风吹得漏穿漏过,我打着寒颤,上下牙直打架,赶快折回来穿上羽绒服,跟着刘建平和罗涌走过一段荒草淹没的小路,来到石门坎。
只见一段在山垭上顺山修筑的南北向石砌城墙,墙厚约2米、高3米多。中间有一道2米宽的石门,东西两边各有一幅刻有楹联的条石板崁入城墙。看着西面楹联“巴盐古道蜿蜒连湖北;坎上石门号子有回声。横批:古道回声”,我仿佛看见巴盐古道上背脚子们艰难跋涉的身影,听到他们悠扬的情歌和雄浑的号子在深山幽谷回响。东面楹联书写“
巴将军刎头颅谢来使;楚国王叹蔓子拜上卿。横批:忠信长存”。罗涌查看手机海拔1500多米,说过去这里像一道门槛,是巴盐出川的最后一道关隘,踏过这道石门槛,就由四川石柱进入了湖北利川的地界。
“早上三杵慢悠悠,晚上三杵赶宿头。”大清早,几个或十几个背盐汉子用扁背背着盐巴,拄着打杵,穿着草鞋结伴上路了。为了节省,他们通常把草鞋收起来挂在扁背两旁,赤脚走路,路面实在硌脚,才穿上草鞋。天黑了,找到路边的幺店子,条件差的“冲壳子”(睡在包谷壳里),条件稍微好点的,几个人打地铺盖一床破旧铺盖,各种心酸自不必说。望着被杂草淹没蜿蜒绵长的古道,刘建平侃侃而谈。
我对楹联“巴将军刎头颅谢来使;楚国王叹蔓子拜上卿。”产生了兴趣。小时候去外婆家,在江上明珠石宝寨上见过巴蔓子的塑像,听过巴蔓子“宁舍头颅不愿割地”的忠义故事,为什么要把这个忠义故事刻在石门坎这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网上搜索,终于在陈鱼乐老师的《渝鄂之关石门坎》里找到了答案:
相传,战国时巴国衰落,朐忍贵族趁机发动武装叛乱,百姓遭残害。驻守巴国东部边境的忠县巴蔓子将军决定平乱,但自己兵力有限,就向东边的楚国借兵。他骑马自忠州石宝寨渡江到石柱西界沱,经楠木垭、青农场、石家坝、黄水坝、冷水溪,沿着巴盐古道一路快马加鞭,穿过石门坎到利川后,沿清江乘船直奔楚国都城郢都,许诺酬谢楚国三座城池,借回楚兵平息内乱。事后,楚王派使臣梁和找巴蔓子索要城池。巴蔓子对梁和说:“我守土有责,城不能割,头可以割。”边说边抽出佩剑割下己头。梁和提头复命。楚王听罢唏嘘不已:“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几座城池。”遂以上卿之礼葬其头颅。巴举国悲痛,于国都厚葬其无头之遗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