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生活网-美好石柱·生活服务

查看: 44440|回复: 2

[民间文艺] 贫困村里金子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6 09: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贫困村里金子湾
罗涌(土家族)
  一个处在大山腰,巴盐古道“连三冲”上,地势险要恶劣的地方,何以有“金子湾”之称,这难免让人好奇。10月21日,我和《石柱人文》杂志编辑陈鱼乐先生,特地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金竹乡人大主席杨地荣带着我们来到和农村的金子湾组,联系上当地长者七十六岁的邹学林。我们到达山腰下了车,走进邹学林家。但见六七间普通民居,青灰色瓦片下,柱头门窗明显已经泛黄变黑。右侧厢房为两间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泥土夯筑的院坝,虽然不算平整,倒也干净。邹学林见我们到来,提出两条矮而厚实的老板凳,让我们坐下,我们便直奔主题。在我们一再启发下,邹学林老人始终没能讲出关于金子湾的故事。这让我们感到失望,以为这就是一个名字。邹学林老人虽然没有讲出故事,却叫住儿子,赶紧烧开水,意思就是给我们做一碗荷包蛋,招待一下。但由于我们还要采访,只好婉拒。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到了上升村的龙门组。在乡政府干部丁仲位的帮助下,找到当地一位84岁老人谭文发。这位老人与邹学林不同,虽然年事已高,却很健谈,他给我们讲述了许多精彩的民间传说故事。当我们问及金子湾地名的来历时,老人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过去,金子湾的人很穷,主要靠当背脚子为生。他们沿巴盐古道,从山外的长江边背运盐巴,走过连三冲,到达湖北来凤,又从来凤背粮食回家。靠下苦力的穷苦农民,挣得的力资只够全家人糊嘴。由于穷怕了,稍有点积蓄,便会视若珍宝,深藏不露。有的为防盗匪,便将金银等贵重物品埋入地下,根本不敢放在四壁透风的破屋里。
  此地有个穷人叫丁有兵,因为舍不得花钱,扣门,成为当地出名的“铁鸡公”。他与左邻右舍不相往来,甚至三亲六戚到家里都喝不到一口茶水。穷人很少有见过金子的,他对自己辛苦挣得的一块金子看得比生命还重,对家里人也严加防范,时常转移藏匿地点。有一天,同样穷得心里发慌的女儿女婿,因为知道岳父大人有一块金子,便寻找机会,潜回家中窃取。然翻遍房间每个角落,竟然连金子的影子也没见着。此后,丁有兵更加小心,将金子埋入后山地里,家里便再无人见过金子。后来丁有兵生病,直至去世,任凭家人苦苦相劝,死也不愿将金子取出花销,甚至不给后人透露一点信息。这种穷进骨髓的守财奴,确属奇特稀罕,成为当地一大笑柄。
  丁有兵死后多年,有人挖地时意外发现金子,而且从地里挖出金子银子的事时有发生。看来埋藏金银财宝的还不止丁有兵一人。因为地里生金,这个地方便逐渐叫成了金子湾。
  邹姓老人也许真不知道金子湾的来历,也许知道不便讲述。因为他认为贫穷吝啬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更何况出现过被女婿偷盗的丑事,更不可外扬。不过,反过来讲,勤俭持家,家人同心,黄土变金,这是好事。只是节俭不要过分,否则就不是好事。
  我们回到乡政府后,据乡扶贫办介绍,自脱贫攻坚工作推开后,和农村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已得到根本性改善。国家投入八十七万元,新发展黄连两百六十三亩,营造速丰林一千二百亩,兑现产业扶贫资金六十七万元。金子湾的居民基本解决了“八难”,实现“八有”,吃穿不愁,住房医疗教育有保障,就是深度贫困家庭,享受低保兜底政策,极端贫困的现象已经彻底消除,金子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贫困户邹家里,我们看到的是整洁的环境,吊脚楼上挂着一排排金黄的玉米,火塘上吊着油光发亮的腊肉。而邹学林一再坚持留我们“喝开水”,显得热情大方好客,完全不存在“抠门”一说。历史在变迁,金子湾的村民也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助推之下,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2017年10月作于金竹小学,2018年8月29日重庆法制报了然副刊发表。作者罗涌,男,土家族,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你让我生活在地狱,我就毁掉你的天堂
发表于 2021-6-17 12:0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来自 中国广东
越来越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GCP

0

主题

59

帖子

163

小石头

特使

Rank: 3Rank: 3

积分
56
发表于 2021-6-19 07:39: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好山好水好好风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投诉举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