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2-4 11: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浅谈屈老师的人物形象 ——读罗涌长篇小说《冷草》有感 ◇郭才平
土家族作家罗涌,于2016至2020年,五年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冷草》。这部小说以民办教师为题材,深刻披露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国尚处于经济社会文化较为落后,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举步维艰的状况。民办教师,作为特殊时期的知识文化传播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却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完成了我国农村教育由贫弱到强盛的艰难交替,阻隔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中国历史,应该镌刻上“光荣的民办教师”几个烫金大字。
《冷草》还原了冷坪农业中学的历史,将翰老师、琪教师、庄校长、屈老师、允老师、杰老师等民办教师的形象描述得栩栩如生。博学、文雅和实干的翰老师,善良执拗的琪老师,性格矛盾、善于隐忍的庄校长,冲动傲慢的允老师,还有不学无术、品行低劣的墨老师,飞扬跋扈、流氓无知的钱老师等等,都入木三分,过目难忘。冷坪中学的这几位民办教师,折射了一个时代一群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命运。
屈老师,在《冷草》中只是一个配角,他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完美人物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优缺点并存的现实人物,但他的故事却令人唏嘘不已。屈老师的一生,终究还是失败的,是小说中的悲剧人物,甚至比杰老师更为悲怆,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屈老师是一个纯粹的老师。他和翰老师是农中文化积累最深的老师,在贫困年代,高中文化已经属于凤毛麟角,屈老师却是中师生,所以是学校的顶梁柱。他酷爱国学,在知识贫乏的年代显得有些另类。他研究“鼎罐”文化,把“鼎罐”作为教具融入教学,以期唤起人们对国学的热爱;他创建“冷坪书院”,每天晚上围着“火塘”给人讲《古文观止》,直至发现听者寥寥,甚至都是为节约“灯油”才肯熬夜,把文化做成了笑话,不得已关闭“书院”;他背诵四角号码字典,甚至认为,一部字典就是一个图书馆;他涉猎过国粹中医,用“毛蜡烛”挽救了学生贺小兵的生命,用蜘蛛吮吸蝎子毒,救活了学生许小镰。可以说,屈老师在冷坪农中教师中,是一位善于学习,钻研文化,知识面广博的的好老师。
屈老师是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师。后来大家都拼尽全力培养中专生,目的是“民转公”指标,他也不为所动,只管好好教书,一门心思地抓好教学工作,是一个有良心、一心扑在教学上的园丁,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
屈老师是一位刚直不阿的老师。他嫉恶如仇,当墨老师、钱老师这样的品行低劣、不学无术的人被安排进校当老师后,他感到很不理解,并表现出很大的抵触情绪,并与之针锋相对,毫不客气。他听到墨老师将“马虎”的近义词教成“牛羊”,将“父”的反义词教成“母”,犯了基本常识错误,更是让他气愤不已,从内心瞧不起这样的人。在墨老师配合学生考试作弊时,他作为监考老师,抓了现形,校长、乡长都对其施压,要求他“以学校名誉为重,交出作弊证据”时,他却坚持原则,不为所动。由于他没有心计,把证据随便压在粉笔盒下,却阴差阳错地保全了证据,最终让墨老师等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不合时宜”地当了一回反腐勇士,也给学校以及他自己带来伤害,但他从没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
屈老师是一个实心眼的人。在学校被撤后,几十年一心一意地教学,让他不适应社会。他开始在村子里卖冰糕,后来在乡场上卖凉水,终究没选择好一份职业,生活艰难困顿。他看到了国家的“民转公”政策,相信各级政府一定是会遵照执行,他认为落实政策理所当然,这是他和民办教师“老有所养”的希望。于是他开始向各级提出信访诉求,要求落实民办教师待遇。但是事与愿违,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单纯,最终将他逼上了艰难信访的漫漫长路。屈老师心地诚实,但并不软弱,他咬定国家政策,相信最终取得胜利。他宁肯自己变成“疯子”“叫花子”,甚至住在下水管道里,也不肯出卖灵魂,更不肯出卖民办教师的尊严。他宁愿受折磨,也不肯在县政府大门前下跪,最后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屈老师的人生经历,正好反映出一个时代民办教师的生存生活状态,也是新中国建立后,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发展乡村教育,百废待兴、艰难前行的真实状态。屈老师的悲剧人生,也应该引起当今社会下人们的反思,切实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矛盾,补齐短板,才能迈向美好的现代化国家。
《冷草》中塑造的屈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可谓是非常成功的。作者并非刻意要突出这个人物,他只是冷坪农中的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但就是这样一个配角形象,都能让读者回味无穷,肃然起敬,即使站在当今社会,也会发人深省,深入剖析。但愿社会更加公平,法治更加健全,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者郭才平,男,土家族,石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现供职于重庆市石柱县万安街道办事处,联系电话158236060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