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生活网-美好石柱·生活服务

查看: 4956|回复: 1

[民间文艺] 艺人李高德

[复制链接]

219

主题

706

帖子

1605

小石头

通讯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6660
发表于 2021-1-16 23:4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会唱山歌的木匠
太阳出来喜洋洋,老板请我立新房。左立三间出贵子,右立三间出状元,一根青带软溜溜溜,代的代来抽的抽,代的专心代,抽的专心抽,起哟!起哟!……。

这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冷水镇李高德在立新房时唱的造房歌。又叫喊吉利。在他的吆喝下,众人齐吼。连抽带拉硬是将一排排新房柱子立了起来。

李高德今年四十九岁,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李天延,爷爷李定青,祖父李隆朝都是木匠。
由于出生在木匠世家,李高德十岁时便练习木匠基本工。那时爷爷的第第,父亲的舅舅谭安银都年世以高,眼睛又不好使。又正值本队向光成,黄本久,唐红现好多家都要修新房。都是吊脚楼,忙不过来。放学后就帮掌墨师谭安银舅公画墨。他教怎么画,就怎么画。有时又帮忙着打眼,一来二去学了不少基本工。

真正拜师学艺那是1986年,由于父亲去逝。没钱上学,只好跟叔叔李文鑫学木匠,也可以挣点小钱贴补家用。叔叔读过书,当过兵。做木工活技艺很高,直到现在,在冷水镇太坪槽,天天有活干,这家没干完,那家又在喊。

因为从小就干过,学起来也快,学了四年,又跟了三年。九三年才自立门户。不过那时,石柱保护森林,禁止伐木。新兴砖块,混泥土,新材料。

承前启后,在保留木屋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李高德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先后为冷水街上王鹏,许凤忠,黄春阳,彭大清。湖镇张华川,张令,张兴长。太坪槽周毛,向光文。等建造了新楼房。为许多老木屋进行了修缮。

几代木匠,两代新房。在张兴长那里,他老房子是八三年修的。那时生活紧张,两口子为了修新房,吃野菜,喝包谷粥。盘料常常是深更半夜。到了冬天,大师傅都回去了,留下李高德看工地。因年纪小,免不了想家。竟然哭了起来,张兴长见状便唱道:初五初六啊!身上有坨把把肉。逗李高德好笑。时隔二十年,张兴长的儿子决定重新修砖房。二十年前的小师傅长成了掌墨师。拆房子那天,张兴长看着当年辛辛苦苦,如今才修好的木房又要拆掉。想起竟然哭了起来,李高德见到也唱道:十年河西呀啰儿!十年河东呀啰儿啰!旧的不去呀啰儿,新的不来哟啰儿啰。逗得张兴长啼笑皆非。

李高德在当地,人们都称他‘高师傅’ ,带的徒弟杨君福,杨军,杨君平。自己的儿子李志伟也干起来木匠活,而且还买了刨床,电剧等机械化木工工具。成了新的木匠师傅。
歌声逗个老婆来
李高德是个木匠。他还是个山歌王子。一首首山歌,还引来了一位漂亮的姑娘,成为自己的老婆。不忍寂寞,上山时我唱:太阳出来我要上坡,我上山唱一个扯谎歌。说扯谎来都扯谎,一个蚊子有四两。我偷懒时唱:太阳大了我懒做活,丢打活路去梭角(guo),一二嫂问我干什么?我歌唱长了口又渴。太阳落土又落坡,二嫂出来拦住我,看你伙计板眼多,快把门闩还给我。哦!上午假装喝水偷了她门闩被她发现了。今晚没机会哟!这歌啊是逗妹崽的招,这不:我不唱山歌不闹热,唱起山歌逗人诀(骂),你过路妹仔莫诀我。我包你生个大少爷。刘家坝子有个老人去逝了,听说是那个妹崽的亲戚。我想讨好,去守灵唱孝歌。本想多效力,抢起唱到了天亮。不想却让许多歌师瘾都没过到。这倒好,打那以后但凡红,白喜事,修造,嫁娶便少不了我的歌,我的词:昔孟母,隔邻处。人人头上有父母.……发起……。太阳出来喜洋洋,老板请我立新房……。一鞠躬,天长地久,二鞠躬……。承蒙红媒宾盼大人,说合二姓姻缘……奉请媒人开口言。送走几许老人,迎来几许新人,立了好多新房。喊了多少彩礼?我在一次次礼仪中歌啊!一次次礼仪中走向成年。终于——包她生个大少爷的妹崽硬是给我生了四个。特别是那一对双胞胎好可爱哟!
民歌伴我长大
与民歌结缘也是小时候的事,劳动创造了语言,人类最早的语言是号子。爷爷除了会木工,更多的是挑力,挑力是个苦力活,漫漫长路,不唱歌是不行的。挑得重了吼:三岁牯牛十八汉,不挑八百挑一担……。走不动吼:太阳出来照白岩,妹不招手我不来。妹在对山招招手,我担担挑起跑过来哟!翻山越岭吼:上坡脚又软,下坡脚打颤。平路都还好,胯的也夹个气包卵……。一首首歌,一声声号子。一步步青石板,一挑挑担子,我的脚板宽了。我的嗓门大了。情窦慢慢开了。太阳出来喜洋洋,情妹上山点高粱。好吃不过高粱羹,好耍不过少年郎……。就这样我与民歌接缘,一声声号子成就了我的少年。留不住岁月,却一定要留下歌声,时光会让我老去,我的歌呢,我想把我的歌传给更多的人是我当前想做的,我想天天唱歌会让我们老的慢一点,再慢一点,唱吧,它会让你的生活多姿多彩,人生更为绚丽。
与盐贩子结缘
要说起家世,理出家的源缘,这个我最难熬述,因为我的称呼要我说起,与别人就很难搞清楚,一点也不撒谎,还有一个组年纪大一点的为我作证,以后就难说了,我们仨姊妹是最后一代继承土家传统称呼的,家族中也是这样的。我给我的父亲是叫爷爷,给我父亲的父亲是叫(diadia),母亲健在,先前叫我的diadia也是叫爷,我以前以为是老传统错了,后来才知道我的祖先叫爷就是父,父就是虎的意思。
所以我的爷就是我的父,我的diadia就是我父亲的父亲,我的ga公是我的母亲的父亲,diadia和ga公都是在盐大路上认识,我的父亲本来以经二十岁都已经结婚,可是由于随diadia一起挑盐遇上了我的外公(其实我们叫ga公),外公是四川人,也是挑力的,不想在路上病倒了,我父亲和diadia好不容易把他弄到他家里,可他还是死了,留下一个儿子六岁,一个女儿九岁,外公就把女儿托负给了我diadia,后来外婆也恶死了,我家不堪重负,又置解放了,不许讨小老婆,diadia又怕我父亲带不好朋友的女儿,就要求父亲休了原来的夫人,结纳了我的母亲,这样母亲比父亲小了十八岁,等我出生以后,母亲在一大家人的呵护下,能说会唱,甚是幸福,教我姐弟唱歌,乡邻长幼羡慕称赞,七岁时我便随父亲进山出河,去了西沱,那时西沱是有名的大码头,算是开了眼界,不过我那时是去挑肝氣(一种病,光吃饭,不长肉,要挑肝氣),一路上挑夫背夫杂货郎,我便与盐贩子的声号子结缘。
山歌在乡村公路上走红
1984,修沙子到水田的路,由于年龄小,去的时候背了一床普盖,带了一把锄头,一路上,这点行李越来越重,先是丢了锄头卡子,最后走不动了,连锄把也丢了,到得工地,走得大哭,其他工友都嘲笑是带来隔奶的,事实上工地上的活根本干不了,抡不起二锤,打钢钎别人说像敲髺赚(土家人打小孩,指头一弯敲老壳,很疼,也叫敲嘣嘣),你说掌握钢钎嘛!别人一打下去,你又拔又拔不出来,又如何展得了,有一次还由于害怕,手不稳,被狮子坝那个颜一恩,一锤子打在我老壳上,我恁是二话没说,当场晕了过去,一天才醒了过来,硬是捡回一条命,没办法,只好专门去沙子背炸药,当搬运,这下山歌又派上了用场,工地上都知道我会唱歌,都来要我唱歌,他们就帮我干活,这才顺利的渡过那一段艰辛的筑路过程。
从那以后,修石西路,冷枫路,一直到后来的黄水旅游路,那黄德忠,黄德权杨再尚听歌着了迷,硬是我唱一首歌,那抬石头的杠子让我一尺,我哪儿抬到嘛!等于一去一来打空手。
小曲曲引来大噱头
那是2005年,我去赶场,正在街上的老表家街垠(屋檐下的廊道)唱歌逗趣,不想街上来了个外地人,是重庆大学外语学院的教授,教德语的田达生,他们在搞绿色公益行动,来冷水考察红豆杉,走到街上一听到唱歌,就干脆录起了我的山歌来,这下可是我的山歌名声大震,先后就来了好多外地人,
2006年石柱县文化馆下乡釆风,发现我唱得一手好山歌,啰儿调硬是张口既来。《扯谎歌》 《太阳当顶又当怀》《怀胎歌》等录制了光盘。本人还被命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由于我所在的冷水镇地处渝鄂边的七曜山区,龙河、清江和云阳河都发源于此,巴盐古道穿越全境,这里沉积了非常厚重的巴文化、楚文化和土家民俗文化,啰儿调、龙船调等经典民歌就发祥于此。从小就跟随祖父李定清穿行在石柱西沱古镇经过冷水到湖北利川到湖南龙山、古丈等地的古盐道上,从小耳濡目染古道上的啰儿调民歌、号子,其父母亲也是当地非常能歌善舞的民俗艺人。特殊的背景和经历,让他体会了古道上的大量风土民情,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啰儿调民歌。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古盐道逐渐冷落,但是他的土家啰儿调歌声至今一直在当地传唱。
2003年以来,随着黄水国家公园的开发和游客的增多,李高德利用家与黄水比较近的优势,经常在景区义务为游客演唱石柱土家“啰儿调”。
2006年以来,为到冷水乡考察的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音乐教授和专家演唱“啰儿调”。
2007年以来的“五一”和“十一”黄金周,乡政府组织当地民歌王李高德在每个村为返乡青年和中小学生教授石柱土家“啰儿调”,以此活跃节日气氛和传承当地的土家民歌文化。
2008年8月,应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邀请,配合“重庆民族文化典藏”摄制组,在枫木演唱《情妹下河去挑水》等“啰儿调”和《背夫号子》等代表曲目,其影像资料上送到国家民委。
2009年至2011年期间,为大力推进黄水旅游推介开发,多次应邀参加了旅游推介会演出,将原生态的“啰儿调”民歌充分展示给国内外的客人。同时,他还担任了黄水、冷水两地的民俗文化义务宣传员。
2012年,中国黄水药用植物园演唱啰儿调。
2013年,西南大学,天河村暑期大学生,以及《幸福八龙村》重庆文联艺术家,重庆市民宗委都先后前来学习,调研。要求培训农家乐员工演唱啰儿调为旅游帮扶服务。


2014年,德国华人音乐专家前来调研。南方大学黄教授率学生前来调研,黄水长桌宴餐饮公司每天为客人展演啰儿调。参加县庆30周年群众汇演。
2015年,重庆师范大学,铜梁传媒学院,前来调研。拍摄《巴盐古道》大型纪录片,录制背夫挑夫号子。
民间瑰宝当传承
无意的流落,和自己的爱好,我在民间受得先辈的瑰宝,它是先辈,我无偿的取得,当无偿的传承,不至于前辈东西失落。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李高德就喜欢在田间、地头、院坝教唱本地村民演唱“啰儿调”,既活跃了劳动气氛,又丰富了农村文化活动。1997年夏天,李高德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啰儿调”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和归纳,在县文化馆、冷水乡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开展起了“啰儿调”传承活动;之初,只有小学的4位音乐教师主动接受他的教授;之后,当地一些中小学生因好奇也加入学习;随着“啰儿调”传承活动影响力的扩大,黄水、冷水等地的一些民间艺人和乐队也纷纷主动前来学习,漆安江、马春娟、黄国勇、任鹏飞、马春蓉就是他徒弟中的佼佼者。
2003年起,小有名气的李高德为进一步推进“啰儿调”保护和传承,想到了利用黄水旅游景区这个平台向广大游客推介、演唱“啰儿调”,并得到县旅游局、黄水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几年来取得良好的宣传推介效果,游客纷纷为他的精湛演技留言。在黄水景区这几年,他还应黄水中学的邀请去学校教唱“啰儿调”,促进了该校特色音乐课的发展。目前,已有300多名爱好者、民间艺人接受过他的传承培训。
李高德回忆(拟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21

主题

1万

帖子

9723

小石头

传奇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6468
发表于 2021-1-17 09:4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赞!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投诉举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