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生活网-美好石柱·生活服务

查看: 3345|回复: 2

【科普】自查指南来了→这些地方出汗要注意!中医教你辨识出汗和身体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4 09: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人们开始频繁出汗
尤其是胖的人,动不动就满头大汗

微信图片_20200604092145.gif
很多人说,出汗是好事,可以排毒
也有人说,出汗是“虚”的表现
会导致中医所说的脱汗状态
针对这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人体津液随着阳气推动、阳气蒸迫,就从身体里出来生成了汗液。

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较正常增加,大多为一时性的,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若排除上述外界因素影响,在头面、颈胸、四肢、全身出汗超出正常者,就是异常出汗,称为“汗证”。

具体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微弱、大汗淋漓、汗出如油、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或痉挛昏厥。

6种异常出汗
01自汗   不受天气冷热、时间、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时不时就出汗,运动的时候尤其明显,休息之后缓解不明显。多由气虚所致,也可因内热熏蒸、汗液外泄或营卫不和等引起。

02盗汗   熟睡时出汗,醒来就停止,常常醒来后发现皮肤湿润有汗珠,或床单、衣服汗湿。多属于气阴两虚。
03战汗   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先全身战栗而后出汗的一种症状,也称为“暝眩”状态,是大病将愈的前兆。少数情况下,战汗也可能是疾病加重的转折点。

微信图片_20200604092113.gif

04 黄汗   出的汗为黄色,容易沾染衣服,以腋窝处最为明显。黄汗可见于患黄疸病的病人,也可见于无明显黄疸的患者。
05脱汗    又称“绝汗”。见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是正气衰弱、阳气欲脱的表现之一。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发冷、脉象微弱。
06闭汗     无论炎热、活动等都不出汗,体内却烦热难耐。患者某些部位或全身皮肤非常干燥,令毛孔闭塞,以致无汗。另外,如果身体新陈代谢紊乱,也可能会闭汗。

7个部位出汗看出身体哪里虚

01额汗   出汗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如蒸汽,故有蒸笼头的俗称,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外感六淫,脏腑内伤者,均可引起头额汗。
02腋下汗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如女孩腋下出汗多,可能是气虚,时常还会伴有气短、乏力、眩晕的感觉。
03  手足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手心和脚心爱出汗,说明湿热重。凡脾胃湿热内蒸不宣、血虚、阳亏、中阳不足,均可导致手足多汗。这种情况既要去热,又要除湿健脾。
04背部汗    背上总是湿漉漉的人,既怕热又怕冷,可能是阴阳两虚。要平衡阴阳,养阴和温阳同时进行。每天按摩位于腰两侧的肾俞穴有助于滋肾养阴;常吃点红枣、桂圆、黑木耳等食物可温补。
05鼻汗   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汗珠晶莹可见。若病变见于肺气宣泄失常,多见于肺虚病人。
06  半边身出汗   指一半边身体多汗,而另半边身体无汗或出汗甚微。多因气血不足内阻经络所致。常见于青年人高血压、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
07劳心汗    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而其他部位无汗或汗出甚微。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不统血而胸汗涔涔。常见于劳心过度之人。

以上是中医总结的一些常见出汗的症状,针对异常出汗,一方面可就医查明,对症治疗;另一方面也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


微信图片_20200604092117.jpg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少食辛辣上火食物,切勿饮酒,适量增加高蛋白质食物以增强免疫力。避免思虑过度,保持心情愉悦,注意劳逸结合。
2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保持干燥。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出汗之后应及时擦干,更换内衣,避免受凉感冒。
3千万不能盲目瞎对照,更不能囿于“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胡乱进补食物或药物,最好因人施药、因人施膳。
4甲亢、糖尿病、低血糖、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等疾病可导致继发性多汗,及时就医,针对病因治疗,效果较好。




发表于 2020-6-4 22:5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吃辣的东西额头上出汗,不感觉热,冬天也会,其他地方没有汗正常的。是怎么回事?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发表于 2020-6-5 09:0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胭花易冷 发表于 2020-6-4 22:57
吃辣的东西额头上出汗,不感觉热,冬天也会,其他地方没有汗正常的。是怎么回事?

这个要咨询一下医生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投诉举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