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行为最耗伤阳气
1、非时作息,阳不归根中医认为最佳的睡眠时间为“亥子丑”三个时辰(晚上9:00—凌晨3:00),这六个小时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冬主收藏,收藏对生命来说就是归根,对常人来说归根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睡眠。 现在别说晚上9点睡觉了,就是10点、11点的都很少,12点、1点睡觉反而是现代很多人的正常睡眠时间。 阳气当入不入,就不叫“因时之序”,而是“非时”。作息非时就不能让阳气归根来复,人为地耗损阳气。
2、嗜食寒凉,吃肉太多现代人嗜食生冷水果,喝冷饮之风流行,这些都会严重损害脾胃阳气,尤其在夏季人体阳气外散,胃肠反而呈虚寒状态,以生冷食物冷饮来解暑,则是犯了“虚虚实实”之误,脾阳受损则运化不利。 肉吃多了,如果化不掉,会损伤脾胃,阻塞经络血脉,遏制阳气在人体中的正常运行。《黄帝内经》讲:“气胜形者寿,形胜气者夭。” 延伸到饮食上:吃进去的食物能运化开就是营养,就能养生;运化不开就是毒。
3、工作烦劳,阳气外张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很多人不仅夜以继日地工作,而且心情很烦、心理压力很大。 “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一烦劳阳气就不能归位,就会慢慢耗散。 同时,《黄帝内经》讲:“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现代人竞争压力大,但心性修养普遍较差,负面的心理及情绪很容易在内心产生、缠绕,极损人身阳气。
4、运动不当,反伤阳气“动能生阳,也能耗阳”,其实运动的本质是加强气血的流通,适合于阳气尚足但气血不畅之人,或为饮食厚腻,或为久坐不动,或为思虑过度,但绝不适合于气血大亏之人,因为虚人阳气固摄的功能不足,运动后阳气耗散致阳气更虚。 另外,运动属生发,应该是春夏白昼之事,而现在很多人都是晚上运动健身,看似弥补了白日的运动不足,其实是违反了“生长收藏”之序。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要“无扰乎阳”、“无泄皮肤”,冬季大量运动出汗影响了阳气的收藏。
5、房事不节,肾阳亏损房事不节使人的肾精亏虚,精亏则难于固摄阳气,导致肾阳亏损,表现为乏力、畏寒、腰冷痛、五更泻、双目无神、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痛经等。
6、滥用抗生素,苦寒攻伐阳气滥用抗生素问题中国现在很严重,而抗生素从中医性味去分析,大多是苦寒的,苦寒就容易攻伐阳气。
2种方法最养阳中医认为“人到四十,阳气不足”,因此便有“四十不补,五十受苦”的说法。 随着岁数增大,阳气生发很困难,阳气越来越少,疾病也就越来越多,那么如何补充阳气呢?
1、最简单:晒太阳人真正的健康,要让阳气充足,四肢温暖,精神矍铄,身体必须具备强大的蒸腾气化能力。 晒太阳可以让血管中的血液,淋巴里的水液,经络中的能量处于高温气态的状态,让人充盈饱满起来。 晒太阳在中医里被称为“天灸”,是老天给我们做艾灸。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的效果最好。 晒太阳的时间长短可因人而异同,中青年每次1-2小时,老年人晒30分钟左右即可。
2、最省钱:按4穴穴位按摩可以帮助激发体内阳气,增强体质,尤其是寒冷的冬季,特别适合老年人。
1、风池穴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临床用于治疗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颈项酸痛等症状。
2、关元穴关元穴为任脉要穴,临床用于治疗怕冷、尿频、小腹冷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3、肾俞穴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腰膝酸软、夜尿频数、眼花、耳鸣等症状。
4、劳宫穴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胸闷、心悸、手掌多汗等症状。
|